《人民日报》整版报道双峰小农机破解耕地“碎片化”难题让粮食颗粒归仓
2022-08-12 17:20:41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:bm@ldsf.com.cn | 编辑:李娟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7953

8月12日,人民日报以《小农机开进丘陵山地》为题整版报道了双峰小农机破解耕地“碎片化”难题,让粮食颗粒归仓。

​文章指出,农业机械化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抓手和基础支撑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、智能化,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。目前,我国丘陵山区耕地面积达6亿多亩,占耕地总面积的三成左右。受地形条件等因素影响,丘陵山区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薄弱区域。而地处丘陵山区的双峰县,人均耕地仅0.72亩,且田块窄小又分散,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却达78.82%。

近年来,双峰县支持引导本地农机企业研发推广适应丘陵山区耕作特点、覆盖农作物种植全链条全环节的小型农机,开展农机技术服务培训、农业基础设施宜机化改造,推动实现小型农机用得上、用得好。2019年1月,双峰县入选农业农村部公布的“全国第三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(市、区)”名单。

“农民需要什么,就研发生产什么;丘陵山区农业生产面临什么难题,产品就着力解决什么难题。”双峰立足丘陵山区特点与农民生产生活实际,研发耐用可靠的小农机,持续出台助推农机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,让广大农户搭上了大力发展小农机产业、加快补齐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短板的快车。

双峰县现有80多家农机生产企业,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0多家。近年来,双峰县每年拨付专项资金,重点支持农机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。县里科技、工信、农机部门等组织农友公司等5家龙头企业,引进技术专家,牵头组建双峰县丘陵农机研究院,围绕关键技术、重要零部件开展科研攻关。目前,双峰县小农机产品已有60多个品种、300多种型号。同时,积极引导县内农机企业参加一年一度的湖南省农业机械、矿山机械、电子陶瓷产品博览会,并陆续出台政策,强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,将省里规定的10大类21个小类51个品目的农机具全部纳入补贴范围,对有序抛秧机等粮食生产薄弱环节农机具给予一定额度的累加补贴。今年以来,双峰县已累计发放农机购置补贴1500余万元,补贴农机具3400多台(套)。

近年来,围绕提高农机操作和农机维修等技能,双峰县每年举办各类农机技术培训10多场,年均培训600余人次,着力打造高素质的农机技能人才队伍,不仅让广大农户买得起,还要用得好。同时,双峰县持续开展农田宜机化改造,实施包括修复机耕道、完善灌溉沟渠、山塘防渗护砌等在内的高标准农田建设,助力解决农机下田难、作业难。截至目前,全县已陆续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45.63万亩,已流转水田30.79万亩,流转率超过55%。

责编:李娟

来源: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:bm@ldsf.com.cn

热点专题
时政要闻
精彩推荐

  下载APP